明皜传感难逃“大股东依赖症” 品胜电子IPO主要产品全面收缩丨上市公司研究院

发布日期:2024-04-25 08:44    点击次数:139

凤凰网财经《上市公司研究院》出品

企业动态:

纳米盒冲刺纳斯达克

纳米盒于美东时间8月10日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递交F-1文件,计划以发行美国存托股票的方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。纳米盒作为一个数字课本及智慧阅读服务平台,基于AI/AR/VR/数字人等技术,为K9学生为主的用户群体提供数字教育内容——通过与国内一线课本出版商合作,纳米盒可提供中小学主流课本的数字版本。

厚生新能源启动IPO

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厚生新能源”)于2023年8月3日同中金公司签署辅导协议,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。成立于2017年的厚生新能源作为一家高端锂电池隔膜制造商,专注于3~30μm的湿法基膜和功能性涂覆隔膜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致力于为全球锂电池隔膜提供更佳解决方案。

滨会生物启动IPO

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滨会生物”)于2023年8月7日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,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。成立于2010年11月滨会生物的滨会生物主要从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、生产。

拓尔微IPO终止

8月10日,拓尔微IPO终止。拓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(“拓尔微”)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研发、设计与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,致力于向个人消费电子、智能家居、网络通信、工业控制等下游领域提供高性能芯片及模组产品。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和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

企业舆情:

海纳医药参保不一,自持品种销售收入占比低,研发人员待遇低

6月30日IPO获受理的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:海纳医药)拟在创业板上市,保荐机构为国金证券。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3,174.06万股,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%。此次拟投入募集资金8.5亿元,用于海纳医药CXO研发总部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(2.5亿元)。截至2022年末,公司的资产总额为5.07亿元,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.26亿元,此次募资总额为其净资产的两倍有多。

截至报告期末,公司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-2.125亿元,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为-5,342.63万元,未分配利润大额为负主要系报告期前公司持续亏损所致。而之前2020年和2021年累计亏损为2.9213亿元和2.8057亿元,亏损有所收缩。其中,2021年和2022年自持品种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2.94%和2.67%,占比较小。自持品种奥美拉唑碳酸氢钠干混悬剂(Ⅰ)、奥美拉唑碳酸氢钠干混悬剂(II)已被纳入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“协议期内谈判药品”,协议有效期为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,销售有望实现快速增长,但是药品销售行业的客户群体、销售渠道、市场竞争环境与CRO行业存在显著不同,若公司不能有效开拓自持品种市场,则可能导致自持品种销售不及预期,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。

2020-2022年海纳医药研发投入分别达到3,406.45万元、3,943.63万元、4,039.19万元,报告期累计研发投入金额总计1.139亿元。2015年药品审评审批新政后,公司累计自主或协助客户获批药品39项,其中制剂35项、原料药4项。招股书显示,报告期员工人数分别为300人、373人和495人,截至2022年12月31日,研发人员为308人,占比62.22%。报告期研发人员的职工薪酬分别为1,178.27万元、1,472.99万元和1,723.99万元占比为34.59%、37.35%和42.68%。2022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5.594万元。报告期内,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销售费用394.36万元、1,445.66万元和2,187.30万元,占比分别为为6.94%、8.63%和8.07%。从数额上看低于海纳医药的研发费用,不过考虑到公司市场人员仅22人,占员工人数的4.44%,不抵研发人员的15分之一,扣掉员工薪酬费用191.34万元、519.99万元和801.12万元,2022年市场人员平均薪酬36.414万元,为研发人员薪酬的6.5倍之多。(来源:权衡财经)

品胜电子IPO:主要产品全面收缩,维修业务疑云密布

近日,堪称充电宝行业“老大哥”的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品胜电子”)深市主板IPO正式获受理,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。目前,品胜电子的产品及服务包括充电系列,主要为充电器、数据线、移动电源及排插;手机内配,主要为内置电池及屏幕总成;创新电子,主要为钢化膜、手机壳、小风扇及耳机等;以及服务类业务,包含品牌授权和安装维修等。此外,品胜电子还提供ODM及OEM服务。

其中充电系列仍然是主要的收入来源,但近些年收入及占比逐渐降低。2020年-2022年(“报告期内”),品胜电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.42亿元、13.28亿元、13.29亿元,2022年营收增幅仅0.03%。同期其净利润分别为1.02亿元、1.01亿元、9714.03万元。报告期内收入分别为5.92亿元、7.86亿元、7.8亿元,占比从37.97%下降到31.50%再到31.14%。近几年,在消费者电子产品更新频率下降以及快充技术的发展下,充电器及数据线、移动电源的需求也随之有所下降。事实上,不仅是充电系列,品胜电子的手机内配及OEM、ODM服务在2022年迎来了全面收缩。靠着创新电子以及服务类业务才勉强保持住了微弱的增长。

“品胜快修”天猫旗舰店显示,目前国内有2万余家门店,不过该数字并不明确,因为一些商品的详情页门店数量则显示为1万余家。从消费者晒出的门店照片看,其中一部分为品胜产品的销售门店,一部分则是电子产品维修店。不过,对于这项业务,招股书中并未给出更多信息,甚至对“品胜快修”只字未提,相关新闻报道也近乎为零,品胜电子讳莫如深的态度令人不解。(来源:洞察IPO)

“企二代”接班,MEMS厂商明皜传感谋上市,难逃“大股东依赖症”

近日,苏州明皜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明皜传感”)于上交所递交了招股书,拟在科创板上市。

天眼查显示,明皜传感已完成3轮融资,股东中包含了例如尚颀资本、元禾控股、致道资本、明善资本、国晟资本、华翔集团、泰达科投、国联投资等大型资本以及知名VC/PE的身影,此外,明皜传感还获得了来自小米、比亚迪、上汽等产业资本的投资。截至IPO前夕,上市公司苏州固锝是明皜传感的第一大股东,持股比例为21.63%,苏州固锝的控股股东苏州通博也持有明皜传感7.97%股份,为后者第四大股东。吴念博、吴炆皜、DAVIDDA-WEI WANG为明皜传感的实控人,三人合计控制明皜传感40.65%股份对应表决权

而在经营上,明皜传感较为依赖大股东苏州固锝。招股书中,明皜传感提到,由于国内MEMS产业起步较晚,且MEMS传感器的封装和测试具有非标化的特征,国内缺乏专业的代工厂提供全套的代工服务。因此公司在成立初期借助股东优势,与苏州固锝紧密合作建立了MEMS加速度计的封装与测试体系,并向其采购封装测试服务至今。报告期各期,公司对苏州固锝关联采购的金额分别为2071.59万元、3073.94万元和3327.22万元,占各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5.41%、20.22%和21.18%。

此外,明皜传感与苏州固锝间接持股的上市公司纳芯微(688052.SH)关系也较为密切。公司在招股书中提到,报告期内,公司原材料之一ASIC芯片均向纳芯微采购,公司选择与纳芯微作为该类产品的唯一供应商。采购金额分别为2239.33万元、3452.22万元和4653.65万元,占各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7.47%、22.71%和29.62%。因此,公司对ASIC芯片的采购存在单一供应商依赖的风险。 (来源:钛媒体)

中航科电即将上会:持股平台的31名合伙人在IPO申报前退出

8月11日,北京中航科电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中航科电)即将迎来首发上会,公司拟通过深交所创业板IPO募集资金6.38亿元。中航科电主营军工电子设备、高端装备零部件精密加工两大业务,重要客户以军工集团及其下属单位、军方等国防军工单位为主。

目前,中航科电共有8名自然人股东和8名机构股东,其中持股平台北京汇智中航科技中心(有限合伙)(以下简称汇智中航)的有限合伙人主要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光明的朋友。2021年12月,汇智中航向李光明及另一机构转让所持中航科电部分股权,31名合伙人由此退出,剩余9名合伙人(包括李光明)。上述合伙人退出的原因系对公司能否上市、上市后股价具有不确定性、股份锁定期等因素考虑。

根据首轮审核问询函及回复,中航科电存在多名离职员工/外部顾问在供应商持股或担任董事、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况。按照中航科电披露,上述情况涉及11家供应商,包括8家企业和3名自然人,相关人员大多为公司前员工,少部分为公司普通员工、外部顾问及前外部顾问。但中航科电表示,11家供应商中,除1家因其执行董事及经理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金维国近亲属,其余主体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,不存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情形。

2020年-2022年,公司对上述11名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950.05万元、522.26万元、53.14万元,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4.14%、1.83%、0.14%。(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)

国产数字疗法企业脑动极光拟港股IPO 近两年亏近13亿市场仍处萌芽期

8月8日,脑动极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,中金公司及浦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。据招股书披露,脑动极光是国内首家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,开发出针对认知障碍疾病(主要集中于因神经领域缺陷而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)的医疗级数字疗法产品的公司。

财报显示,2021年、2022年及2023年前3月,公司营收分别约为230万元、1129万元、1056万元;同期亏损则分别达6.98亿元、5.02亿元、0.95亿元,合计亏损近13亿元。

脑动极光提示称,除目前已商业化的8种适应症外,公司仍有21种认知障碍适应症处于商业化开发中,公司未来增长也将取决于产品开发的成功与否,并将对公司业务和财务前景产生重大影响。

此外,公司产品的实际销售经验有限,也是未来公司业务需要面对的潜在风险,2021-2022年及2023年前3个月公司总营收仅为约2415万元。

脑动极光还强调,由于数字疗法市场相对较新,尚未能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,或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。(来源:财联社)

中航科电公司报告期李光明苏州发布于:北京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